打工人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應該就是刷牙瞭,但不知你發現沒有,當你刷完牙後吃早餐,或喝上一杯鮮榨的橙汁時,可能會感覺味道怪怪的,原本香甜的橙汁變得十分苦澀。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你有沒有想過橙汁的味道為什麼會變得如此詭異?是橙汁變壞瞭,還是你的味覺出現瞭問題?
我們的舌頭長啥樣?
想瞭解味覺的原理,那就得要從舌頭的結構開始說起。你可以照著鏡子觀察一下你的舌頭,在舌頭表面會有許多小“凸起”,這些凸起的結構被稱為舌乳頭,而我們的味覺感受器官——味蕾就遍佈在舌乳頭上。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成年人的舌頭上大概有一萬個味蕾,而每個味蕾中又包含瞭至少幾十個味覺受體,這些數以萬計的味覺受體,可以讓我們感受到甜味、苦味、鮮味、咸味、酸味這五種味道。其中鮮味、甜味、苦味這三種味道是靠G蛋白偶聯受體來識別的,酸味和咸味則是通過離子通道來識別的。
味蕾上的受體示意圖,圖片來源:作者繪制當我們吃東西或者喝東西的時候,食物中帶有味道的化學小分子就會在我們嘴裡“四處遊蕩”。這些帶有不同味道的小分子就像是不同的鑰匙一樣,而舌頭上味覺受體就像不同的鎖頭,不同的鑰匙在嘴裡不斷的和不同的鎖頭進行匹配,一旦鑰匙成功打開鎖頭,味覺受體就會向大腦發送一系列信號,我們就能感覺到相應的味道瞭。
味道為什麼會改變?
一般的牙膏中都會含有一種叫月桂基聚醚硫酸鈉 (SLS)的化學物質,它是一種表面活性劑,把它添加到牙膏中可以使刷牙時產生更多的泡沫。而刷牙後喝橙汁,會感覺橙汁變苦的“罪魁禍首”就是牙膏中的月桂基聚醚硫酸鈉。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橙汁中的苦味是由檸檬苦素和橙皮苷這兩種小分子引起的。平時我們喝橙汁的時候,味蕾上感受苦味的受體會堆積磷脂分子,相當於感受苦味的“鎖頭眼”被堵住瞭,橙汁中的苦味小分子“鑰匙”無法插進這些鎖頭,所以平時喝橙汁的時候感受到的苦味不是那麼強烈。而刷牙時牙膏中的月桂基硫酸鈉會把受體上的磷脂分子分解掉,把堵住的“鎖眼”清理幹凈,檸檬苦素和橙皮苷可以和苦味受體結合,這樣自然就感受到瞭強烈的苦味。
其他食物也會讓味覺發生改變嗎?
不僅僅是牙膏中的月桂基聚醚硫酸鈉可以讓味覺發生改變,接下來要介紹的一種神奇的水果——神秘果(Synsepalum dulcificum)也能起到改變味覺的作用。神秘果是一種原產於熱帶的紅色漿果,這種神奇的漿果最初於 1725 年在非洲被發現,當時一位名叫Chevalier des Marchais 的探險傢註意到,當地人在吃飯前會咀嚼這種神秘果,而食用神秘果會改變味蕾並增強食物的甜味,尤其是那些甜味不突出或酸味的食物。後來,科研人員在神秘果中發現瞭神秘果蛋白——Miraculin,它可以和味蕾中的甜味受體結合,讓食物變得更甜,改變食物的酸味。所以當你吃過這種神秘果之後,哪怕喝一勺醋也會像喝一勺糖水一樣甜。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此外,還有一種改變味蕾的現象,人們把它叫“松子嘴(pine mouth)”,這是指有一些人在吃過松子後12~48小時左右,嘴裡會有一種讓人惡心的金屬味道,就像含瞭一枚一元硬幣一樣,這種惡心的味道可以持續幾天或者幾周。但到目前為止,造成松子嘴的現象原因還沒有合理的解釋。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先喝橙汁再刷牙行不行?
先喝橙汁、再刷牙,這看起來似乎是一個合乎邏輯的解決“橙汁變苦”辦法,但如果你這麼做的話,還會帶來新的問題。橙汁、咖啡和葡萄柚汁等都可以作為早餐飲料,但它們是酸性比較強的飲料,會暫時軟化、腐蝕牙齒上的牙釉質,如果你喝完這些飲料後立即刷牙,可能會致使牙齒變的敏感或者感受到疼痛。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所以,如果你有先吃早餐再刷牙的習慣,那麼最好在吃過早餐30分鐘後再刷牙!看到這裡也許有人就要問瞭,我要是刷完牙後想立刻吃東西 ,但又不想讓味覺發生改變,那該怎麼辦?刷過牙後味覺什麼時候才能恢復正常?其實,目前市場上已經研制出瞭一種不含月桂基聚醚硫酸鈉的牙膏,用這種牙膏刷牙後再喝橙汁也不會覺得橙汁變苦瞭。除此之外,你也可以試試多喝水漱口或咀嚼無糖口香糖,從而增加唾液的流動,這樣就有助於“洗掉”舌頭上的月桂基聚醚硫酸鈉,恢復正常的味覺啦。
參考文獻:
1.Munk M D. “Pine mouth” syndrome: cacogeusia following ingestion of pine nuts (genus: Pinus). An emerging problem?[J]. Journal of Medical Toxicology, 2010, 6(2): 158-159.
2.Swamy K B, Hadi S A, Sekaran M, et al.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Synsepalum dulcificum: a review[J]. Journal of medicinal food, 2014, 17(11): 1165-1169.
3.Bartoshuk L M, Gentile R L, Moskowitz H R, et al. Sweet taste induced by miracle fruit (Synsepalum dulcificum)[J]. Physiology & behavior, 1974, 12(3): 449-456.
4.Hooper S M, Newcombe R G, Faller R, et al.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toothpaste against erosion by orange juice: studies in situ and in vitro[J]. Journal of dentistry, 2007, 35(6): 476-481.
5.ALLISON A N N M A, Chambers D H. Effects of residual toothpaste flavor on flavor profiles of common foods and beverages[J]. Journal of Sensory Studies, 2005, 20(2): 167-186.
6.https://www.foodauthority.nsw.gov.au/about-us/science/food-risk-studies/pine-nuts-and-pine-mouth
7.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1%B3%E8%95%BE
來源:本文由科普中國出品,Denovo制作,中國科普博覽監制
本文已獲授權,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本文封面圖片來自版權圖庫,圖片內容不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