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為大傢帶來:
《你知道嗎——現代科學中的100個問題》
本書是阿西莫夫的優秀作品之一。
作者以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解釋瞭現代科學中的一百個尖端課題。
其中,有些是瞭解現代科學技術所必須具備的基礎知識,如科學的研究方法、二進制數、相對論、亞原子粒子、核聚變、熵、晶體、病毒等。有些則是當代科學技術的前沿陣地,如黑洞、統一場論、誇克、快子、金屬氫等。
作者對這些問題的來龍去脈,它們目前處在什麼樣的狀態、有沒有希望得到解決等問題均作瞭回答。
▼
第十八個問題:所有恒星所發出的全部能量都到哪裡去瞭?
恒星可以通過以下幾種不同的方式發射出能量。第一,恒星會發射出無質量的電磁輻射——光子,這種電磁輻射包括從能量最大的γ射線到能量最小的射電波(甚至一個冷的物體也會發射出光子,物質的溫度越低,光子也越弱)。可見光就是這類輻射的一部分。第二,恒星還會發射出中微子和引力子等無質量的粒子。第三,恒星還會發射出各種具有質量的帶電高能粒子,主要是質子,但同時也包括數量較少的各種原子核及其它各種粒子。它們就是宇宙射線。恒星發射的所有這些粒子(光子、中微子、引力子、質子等等),隻要當它們是單獨出現在宇宙空間的時候,它們將是穩定的。
就我們所知,它們可以在數十億年的時間內不發生任何變化地通過數十億光年的真空。由此可見,恒星所發射的一切粒子隻要沒有遇到任何會把它們吸收掉的物體,就會一直存在下去。拿光子來說,幾乎任何東西都能把它們吸收掉。能量很大的質子就較難被別的東西阻擋和吸收,至於中微子,那就更難被別的什麼東西阻擋和吸收瞭。關於引力子的情況,直到目前為止,人們尚未弄清。假如我們的宇宙中,除瞭以固定不變的位形分佈的恒星以外,什麼東西也沒有的話,那麼,由某一顆恒星所發射出的每一顆粒子,除非它遇到瞭另一顆恒星並被吸收掉,否則,都一定會在宇宙空間“旅行”。在這種情況下,所有的粒子將隻會從一顆恒星“旅行”到另一顆恒星,這樣,總的說來,每一顆恒星都應當能夠收回它所發射出去的全部能量。
從這種假定出發,宇宙似乎應當會永遠不變地繼續下去。但是以下三個事實的存在使實際情況不會像上面所說的那樣。第一,宇宙並不是單由恒星所組成,而是包含有大量的冷物質,從巨大的行星直到星際塵,當這些粒子遇到冷物質時,粒子就被吸收,冷物質則發射出能量較小的粒子以作為交換。這就意味著,總的來說,冷物質的溫度會逐漸上升,而恒星所含的能量會逐漸減少。第二,恒星以及其他天體發射出來的某些粒子(如中微子和引力子)被物質吸收的幾率是如此之小,以致在宇宙的整個生存期間,業已被吸收的隻占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這就意味著,在恒星發射出來的全部能量中,有很大一部分仍在宇宙空間中“旅行”,而這同樣也等於說,恒星所含有的能量正在逐漸減少。第三,宇宙正在膨脹。這就意味著星系與星系之間的空間正在逐年擴大,因此甚至象質子和光子等一類能被其他物體吸收的粒子,平均說來,也要旅行更長的路程才遇到其他物體而被吸收掉。正因為如此,恒星所吸收的能量抵償不瞭它所發射的能量的傾向正在逐年加大。同時,為瞭填補因宇宙膨脹而增大的這部分宇宙空間,就一定會有額外的能量(亦即快速的高能的、但尚未被吸收的粒子)進入到這部分宇宙空間。事實上,這個道理是很明顯的,隻要宇宙還在繼續膨脹,總的來說,它將會繼續變得越來越冷。當然,如果宇宙有朝一日開始再一次從膨脹轉為收縮的話,情況就會倒轉過來,到那時,宇宙將會開始再一次逐漸變熱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