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社交媒體上。
社交網絡活躍成員小綠拍瞭張自拍在平臺上,並附言“無濾鏡素顏直出~最近總是加班,熬得臉色都不好瞭QAQ”。
沒過多久小綠的手機滴滴作響,原來是粉絲們看到小綠更新紛紛留言。
“哇,憔悴的小綠有種破碎的美感!”
“論顏值我們小綠沒在怕的。”
“顏狗的春天來瞭!”
……
在一堆粉絲的彩虹屁中,小綠看到瞭一些不一樣的聲音。
“如果樓主沒加濾鏡的話,面部皮膚這個顏色……建議去醫院做個檢查吧。”
“沒有惡意,隻是樓主的面色發黑,看起來讓人很不安呢。”
“小綠看到留言一定要去醫院看看,這個臉色已經不是單純的憔悴瞭!”
小綠放下手機看向鏡子中的自己,由於長年高負荷工作,別人說自己憔悴、沒精打采也不是一天兩天瞭,至於去醫院做檢查……小綠摩挲著下巴想瞭想,說起來最近晚上的確會有些不舒服,去看看吧。
市人民醫院裡,小綠拿著檢查單站在大廳裡覺得天旋地轉。檢查單“胃癌”兩個字深深刺痛瞭他的雙眼,小綠怎麼也想不通,胃癌怎麼會找上自己的呢?
一、哪些癥狀是在發警報提醒我們胃癌“找上門”瞭
胃癌早期一般不會出現明顯異常的癥狀,隨著病情進展首先會影響胃的功能,可能出現類似胃炎、胃潰瘍的癥狀。所以當出現以下癥狀時,就要引起重視、及時去醫院做檢查瞭。
胃癌早期時最常見的癥狀表現為上腹不適,尤其是在飯後,這種飽脹不適的感覺尤為明顯,同時還會出現食欲減退、反酸、噯氣等現象。
這些不適癥狀的出現和胃癌病變造成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梗阻有關哦,比如:幽門梗阻是由在幽門部位的潰瘍所引起的,患者就會出現進食早飽、惡心、嘔吐等癥狀,同時還會伴有出血等情況,長此以往下來患者就會出現貧血、食欲不振、消瘦等癥狀。
若胃癌出現在賁門,患者早期會出現哽噎、吞咽困難、嘔血、黑便等癥狀,也可能會導致進食障礙,吃不下東西,由於食物難以通過胃進入腸道,它們積聚在胃裡會引起消化不良,從而出現幽門梗阻,引發患者吐出隔夜的宿食,同時由於這些食物在胃裡面經過瞭長時間、大量發酵,變成嘔吐物後會非常臭。
另外胃癌會跟其他腫瘤一樣無限制的生長、復制,機體的抑制對它起不瞭作用,它會霸占消耗體內大量的營養,使其他的組織得不到足夠的營養,這種現象也同樣會使患者出現貧血、機體消瘦等癥狀。
而當腫瘤伴有肝臟轉移時,會導致出現肝功能異常,甚至黃疸;當膽總管受到腫瘤或淋巴結壓迫侵犯時也同樣引起黃疸,其主要表現為皮膚、眼白部位發黃;當腫瘤種植在卵巢上,則會出現卵巢腫物,在腹部形成包塊,患者會出現腹水、肚子脹滿、消化不良等情況;當胃癌淋巴結轉移到左側鎖骨上窩時,腫大包塊會呈現得更明顯,甚至肉眼可見。
二、除瞭胃癌,還有哪些“癌癥界”普世的預兆可以參考?
之所以把胃癌單獨拎出來,是因為在我們東亞地區,胃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不容忽視。當然瞭,我們今天要討論的不止胃癌。除瞭胃癌之外,其他癌癥也需要引起我們重視,當晚上入睡時身體出現五種變化,我們一定要予以關註。
表現之一:無端疼痛。
數據表明,臨床上有70%左右的癌癥患者例如前列腺癌、甲狀腺癌、乳腺癌等腫瘤會發生骨轉移,骨轉移很多時候會轉移到脊椎上,當然也有一部分人會在盆骨、胛骨等其他部分發生轉移。
當骨轉移發生後,患者會出現明顯甚至劇烈的疼痛感,並且這種疼痛感會隨著病情的發展,由最初的間歇性疼痛變得發作頻次越來越高,最終演變成持續性疼痛,尤以晚上為甚。
表現之二:短時間內體重明顯下降。
我們的身體是面誠實的鏡子,當體內發生異常時,身體表征會如實地反映出來。如果體重在短時間內突然出現無故大幅下降,那麼就要結合身體的其他情況考慮下出瞭什麼問題。
有些癌癥會導致體重下降,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是腫瘤消耗,作為消耗性疾病,理論上腫瘤細胞的分裂是無限的。由於腫瘤細胞不停地生長分裂,對身體能量的消耗也是巨大的,所以有些癌癥患者會出現體重明顯下降的情況。
另外一方面是胃口下降。不管是腫瘤造成的身心壓力痛苦,還是內分泌作用,亦或者是會引起惡心嘔吐的放化療,都會降低患者食欲,導致體重下降。
表現之三:身體乏力,精力無法恢復。
癌癥患者早期感到渾身無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瞭上面提到患者食欲下降會導致能力攝入減少外,患者體內腫瘤細胞的生長分裂則大大消耗瞭能量和營養物質;另一方面,機體中樞神經系統的自主運動信號無法傳遞、內分泌系統紊亂也是導致患者身體乏力的主要因素。
表現之四:長期、反復發燒。
癌癥的發熱主要分為感染性發熱和癌性發熱兩類。部分癌癥患者感染性發熱是因為免疫功能的下降,細菌、真菌、病毒等趁虛而入,使患者合並病原體感染,從而導致發熱的癥狀。
而癌性發熱則與患者自身腫瘤有關,有些較大腫瘤會有產生內生性致熱源的可能性,一些會引起發熱的相應的炎性介質正是由這些內生性致熱源向外釋放的。
表現之五:身體出現腫塊
腫瘤細胞的增生會導致身體出現腫塊,那麼我們怎麼判斷這些腫塊是普通癤腫、臃腫和軟組織腫塊,還是腫瘤呢?從質地上看,腫瘤,尤其是在體表出現淋巴結或器官硬節,它們相較於正常的軟組織腫塊要更硬一些,而且表面很粗糙,邊緣也不規整。
此外,由於腫瘤和體內組織存在粘連的情況,所以如果患者嘗試用手推動腫瘤不但不好推,還會因為牽拉到某個局部組織造成疼痛感。
總之,一旦發現上述的這些異常,一定要多加註意!謹防癌癥“來敲門”。如果查出癌癥的話,良性還好,惡性者可能就不這麼“美麗”瞭。因此,為瞭最大程度地降低傷害,準確抓出致使癌癥發生的“兇手”很是重要!
三、抓出引起癌癥的“幕後黑手”——致癌物
在很多人眼中癌癥是不治之癥,是通往死亡的班車,我們人人都想遠離它。那麼哪些是致癌的“幕後黑手”呢?
另外,說起致癌,有個詞是我們繞不開的——致癌物,作為癌癥背後的一大助力團體,成員遍佈各處。這些致癌物埋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國人都知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瞭解致癌物的相關知識,才知道如何將之避免,從而有效降低癌癥風險。
病毒、有害物質、輻射、遺傳等等多方面或多或少都和癌癥的發生有一定關聯。但是,俗話說的好,“病從口入”,所以今天我們重點說一下含有致癌物的常見食物吧。
1.黴變食物。
作為世界上公認的強致癌物質,黴變食物的老朋友“黃曲黴素”,經常出現在花生、玉米、谷類等淀粉含量比較高的發黴變質的食物中,它是引發肝癌和食管癌的一大“黑手”。
2.酒精。
酒蒙子朋友註意瞭,適量飲酒對釋放壓力能起到一定作用。但長期大量飲酒,除瞭會導致高血壓、脂肪肝等,那些酒精進入人體後經過消化道和肝臟的吸收、分解,形成的代謝物乙醛還會增加各種癌癥發生的幾率。
3.醃制類食物、隔夜飯菜。
之所以把這倆放一起說,是因為它們都含有一種名為亞硝酸鈉的物質,亞硝酸鹽會在胃酸等環境種與食物中的仲胺、叔胺和酰胺等反應生成強致癌物N一亞硝胺。
制作醃制品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鹽,亞硝酸鈉就是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而隔夜飯菜也含有亞硝酸鹽,且隨著飯菜存放時間增長,含量會越來越高,致癌的風險也就越來越大。
4.煎炸烤制、煙熏類食物。
燒烤作為當年年輕人深夜拉仇恨利器,其實也是很多致癌物的溫床。當它們在煎炸烤、煙熏等誘人地滋滋冒油、散發香氣的同時,不完全燃燒的木炭或煤炭、外加長期處於高溫狀態下極易變質的油脂組合,苯並芘、多環芳烴、丙烯酰胺等多類致癌物質便是由此誕生的。而這些致癌物質攝入量到一定程度就有引發結腸癌的風險。
寫在最後:
盡管現代醫學如此發達,但癌癥對我們每個人、乃至傢庭來說仍然莫大的痛苦和負擔。為瞭防患於未然,增加對癌癥知識的相關瞭解,也是有效降低患癌風險的手段之一。
從生活中的點滴開始做起,優化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勤加鍛煉提高免疫力,不管是為瞭防癌抗癌,還是防止其他疾病,都是有效且必行的,你記住瞭嗎?
參考文獻:
[1]劉宗超;李哲軒;張陽;周彤;張婧瑩;遊偉程;潘凱楓;李文慶.2020全球癌癥統計報告解讀.腫瘤綜合治療電子雜志.2021-04-30
[2]袁蕙蕓;蔣宇飛;譚玉婷;項永兵.全球癌癥發病與死亡流行現狀和變化趨勢.腫瘤防治研究.2021-06-25
[3]鄧大君.《世界癌癥報告2020版》問世——調整癌癥預防對策,適應癌癥流行新趨勢.腫瘤綜合治療電子雜志.2020-07-30
[4]邱海波;曹素梅;徐瑞華.基於2020年全球流行病學數據分析中國癌癥發病率、死亡率和負擔的時間趨勢及美國和英國數據的比較.癌癥.2022-04-20
[5]李寧;吳鵬;申鬱冰;楊翠紅;張璐雯;陳雅麗;王子興;薑晶梅.2020-2030年中國4種主要癌癥相關死亡率的預測.癌癥.2022-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