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不少傢長都曾經經歷過傢裡小孩總忍不住咬指甲的情況,不管怎麼說都不聽,最終把手指指甲啃得坑坑窪窪,完全不需要用指甲鉗修剪。

但看似平常、微小的動作,卻可能帶來嚴重後果。

一、經常咬指甲,最後會怎樣?

人一緊張就咬手指,最後會怎樣?可能後果比你想象中的還要嚴重。

1、男子沉迷咬指甲,險些身亡

小吳身上有個很不好的習慣,在緊張的時候喜歡咬指甲。前不久,他習慣性在思考的時候咬瞭指甲,不小心咬破瞭指甲側面的皮。但他並沒有把這個小傷口當回事,甚至都沒有消毒。

在咬傷手指的幾天時間裡,小吳莫名的出現瞭發高燒、關節疼痛以及冒冷汗等癥狀,但他覺得自己可能是受涼瞭。當他再次啃咬手指的時候,發現傷口的部位疼得一跳一跳的

隨著時間的發展,小吳身上的癥狀越來越嚴重,在一個正常的工作日他直接睡到瞭下午2點,怎麼叫也叫不醒。

傢人見狀趕緊撥打瞭120急救電話,送往醫院檢查後發現小吳身上存在嚴重的感染,這才導致瞭休克的發生。

而導致感染的元兇,正是他上次咬破的那一個小傷口——細菌順著手上的傷口進入體內,誘發瞭全身感染。好在小吳送醫的時間不算太晚,否則可能會危及生命。

2、女子啃手指“解壓”,啃出癌癥

麗麗(化名)性格非常內向,在學校的時候經常受到欺負,每當她感覺到不安時就會下意識的啃咬手指。嚴重的情況下,她會把自己的整個指甲蓋都啃掉,但她對此毫無感覺。

隨著啃咬指甲的次數增加,她的大拇指逐漸變黑瞭,但她沒有當回事,覺得指甲遲早會長出來。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她指甲上的“黑色印記”越來越大瞭。這讓她覺得情況不太對,去醫院檢查後竟被確診為惡性黑色素瘤

醫生稱,她罹患黑色素瘤與長期啃咬指甲,導致指甲蓋反復受到刺激有很大關系。確診後她前後接受瞭好幾次手術,然而癌細胞已經發生瞭轉移,隻能截肢還保命

這還沒完,後續她還必須定期復查,觀察癌細胞是否有卷土重來。這個結果令麗麗難以接受,不過是啃咬指甲,竟然會誘發癌癥。

二、為什麼有些人一緊張就會咬手指?

數據顯示,大約有3成7~10歲的兒童以及45%的青少年有咬手指的習慣,這其實是一種病癥,臨床上稱之為咬甲癥。

咬甲癥的出現與焦慮、強迫癥等精神障礙相關,是一種病理性的習慣,患者在日常會重復、不受控制地咬指甲。該癥是一種慢性且容易使人衰弱的“習慣”,癥狀會持續到成年,且容易誘發多種疾病傳播。

哪些原因會誘發咬甲癥的出現?

嬰兒出現咬甲很多時候是為瞭起到安撫、消化情緒的作用,口欲是他們最早可獲得滿足的地方。當媽媽不在身邊時,嬰兒會出現難過、不安等情緒,此時會想辦法進行自我安慰,而手指是最方便且能安慰自己的工具

在嬰幼兒時期多會吸吮手指,隨著身體的發育會發展出其他的方式,其中有部分孩子就演變成瞭咬手指,以此來緩解自己的不良情緒。

而心理學認為,這可能是釋放壓力的一種方式

心理治療學傢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認為,人之所以咬指甲,很多時候是由於口欲期心理發展受到壓抑所致,包括喂食過多/少、母乳喂養時間過長、親子關系存在異常等,繼而誘發瞭一系列的異常癥狀。

法國的一項研究則發現,法國人愛咬指甲與他們的工作之間存在關系。26%以上的人群表示,自己在思考工作相關的事情時喜歡咬指甲;第二順位的選擇則是購物,在思考做抉擇的時候也會咬指甲。

換言之,咬指甲的出現多是幫助緩解壓力

三、經常咬指甲,可能要面臨3個結果

雖說咬指甲很常見,但這的確稱不上是個好的行為,長期咬指甲可能會給自身健康帶來威脅。

1、咬指甲容易損傷牙齒,可能會誘發牙齒排列不整齊,影響牙齒的正常發育等;

2、經常咬指甲容易讓指甲周圍的組織發生損傷,繼而讓甲板粗糙、縮短,且容易失去原先的光澤,誘發指甲畸形

3、手指上存在很多的細菌,用口腔直接接觸指甲容易讓細菌進入口腔,繼而誘發感染,容易引起腸炎、痢疾等發生;且指甲被咬傷後也容易讓細菌進入,誘發手指感染。

那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戒斷咬手指這個行為呢?給大傢分享3種方法:

一是在指甲上塗抹辣椒素、大蒜汁以及黃連水等,讓指甲的味道變差,也會降低啃咬的欲望;

二是直接帶上護指手套、防吃手套等,讓口腔無法直接接觸到手指;

三是尋找一些因啃咬指甲而出現指甲變形、腫脹,以及一些其他可怕後果的圖片給孩子看,讓他們產生畏懼心理,意識到這不是一件小事。

咬指甲是很多人身上存在的問題,但這並非一件小事,身上有這個癥狀的一定要及時改掉,自我改正無法做到的情況下,可以去醫院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參考資料:

[1]《大事記|我們為什麼喜歡咬指甲?》.生物谷.2020-11-25

[2]《咬指甲可能是精神障礙!別再不當一回事瞭》.鳳凰網健康.2022-07-12

[3]《孩子11歲瞭都沒剪過指甲?醫生:糾正“咬指甲”得用這5招!》.深圳衛健委.2019-12-20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