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編輯:杜宇

據環球網3月10日消息,英國《每日郵報》9日報道稱,日本研究人員用雄性小鼠的皮膚細胞培育出卵子並使其受精,進而培養出7隻有兩個親生父親的小鼠。研究人員希望利用這項研究推動治療不孕癥的同時,幫助男同性關系中的伴侶誕下後代。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142684482

研究人員首先從雄性小鼠身上獲取皮膚細胞並將其轉化為能夠再分化的幹細胞,從中篩選由於某種原因丟失Y染色體的細胞,再控制細胞對X染色體進行復制,如此一來就獲得瞭具備XX染色體的“雌性細胞”,然後將細胞轉化為卵子並通過雄性小鼠的精子使其受精,獲得幼崽。

領導該研究的日本九州大學表示:“這是首例利用雄性動物的細胞制造卵細胞的案例,未來10年可能應用於人類。”加州大學的克拉克教授表示:“這項技術可以讓同性生殖在未來成為可能。”

據紅星新聞,當地時間3月8日,在英國倫敦召開的第三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上,來自日本九州大學的林克彥教授介紹瞭該研究的詳細情況,並表示已向科學雜志《自然》提交瞭這一研究。

林克彥教授說,擁有兩個X染色體的這些細胞被放置在一個卵巢類器官中進行培養,從而形成卵子。當與正常精子受精後,科學傢們獲得瞭大約600個胚胎,並將其植入代孕老鼠體內。最終,代孕老鼠誕生瞭7隻小鼠幼仔。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gic20024802

林克彥教授表示,該研究的主要動機是希望能夠為罹患不孕不育癥的夫妻提供一種生育治療方法,例如患有特納綜合征的婦女,她們拷貝的X染色體有一整個或部分缺失的情況。

林克彥教授表示,在這個階段,技術還不能安全地用於人類。他繼續補充,目前,這項研究仍處於早期階段,卵細胞的質量不高。“即使在老鼠身上實驗,卵細胞的質量也存在很多問題。因此,在考慮將其作為一種生育治療方法之前,我們必須克服這些問題,這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他表示。

此外,林克彥教授還提出對社會是否能夠接受這一技術的擔憂,他並不贊同男性用自己的精子和人工制造的卵細胞來創造一個嬰兒。“在技術上這是可能的。但是我不太確定在現在這個階段,它是否安全或為社會所接受。”

中國科學院的王浩義教授認為,在考慮將該技術應用於臨床之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科學傢從不說永遠,原則上,實驗已經在老鼠身上完成瞭,當然它可能在人類身上實現。但我可以預見到未來(該技術)會遇到很多挑戰,我無法預測(克服它們)將花費多少年。”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紅星新聞、環球網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