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多吃點魚,以及富含α-亞麻酸的植物性食物,有多好?

近日,發表在JACC上的一項西班牙研究力挺這兩種食物可護心:有助於改善心梗患者預後。

研究顯示,心梗時血清omega-3脂肪酸水平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與心血管病再入院負相關,分別會降低二者24%和26%的風險。

這項研究共納入瞭944例接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

研究新穎之處在於並非靠患者自我報告和食物攝入調查問卷獲取信息,而是通過檢測血清磷脂酰膽堿(PC)的水平來測量二十碳五烯酸(EPA)和α-亞麻酸(ALA)的水平,這種監測可反映3周或4周的飲食攝入水平。

EPA主要在魚類含量較高,不過研究者表示,將血清指標換算為吃多少魚有點困難,但最好的建議是遵循美國心臟協會的推薦,即每周吃兩份脂肪含量高的魚。

至於ALA,亞麻籽、核桃、大豆中都有。研究顯示,多食用與高危患者死亡風險較低相關。

研究者表示,鑒於有部分人不喜歡吃魚,或者考慮環境污染及可持續問題,研究考慮瞭ALA,而研究顯示,這兩種來源的omega-3脂肪酸是預防心臟的“好夥伴”。

對於EPA的好處,JELIS和REDUCE-IT研究及EVAPORATE、CHERRY研究均已證實,比如REDUCE-IT研究就證實高純度的EPA可降低高危西方人群25%的相對主要不良心臟事件風險。

為何EPA會起到保護心臟的作用?

西班牙研究者解釋,飲食EPA有助於取代心肌細胞膜磷脂中omega-6花生四烯酸,在心梗發生時,心臟局部缺血會誘導心肌細胞膜的膜脂肪酸裂解,但釋放omega-6花生四烯酸,則會增強缺血性損傷,而釋放omega-3 EPA則會起到抗炎作用。這在動物實驗中已得以證實。

該研究中的944例患者,隨訪3年期間,主要心臟不良事件(因心血管病引起的全因死亡率或再入院),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病再入院率分別為22.4%、11.4%和13.8%。

來源:

Iolanda Lázaro, Ferran Rueda, Germán Cediel, et al.Circulating Omega-3 Fatty Acids and Incident Adverse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 Am Coll Cardiol, 2020, 76: 2089-2097.

轉載:請標明“中國循環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