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年親自搶救上百名心肌梗死患者,診治上千名心臟病患者。從來沒有使用過看耳垂褶皺這個方法來診斷冠心病。
就算是心肌梗死、心絞痛這些非常典型的冠心病患者,我們也很少看到他們的耳朵有折痕。我們診斷冠心病有一套非常實用且準確的方法,而不是靠看耳垂褶皺。
一、耳垂折痕判斷冠心病從何而來
記得上次我評論這件事情,有不少“黑客”,這個黑客不是真正的高科技黑客,是專門黑別人為快樂的人。他們就罵我不懂中醫,說中醫就是能看耳垂判斷有沒有冠心病。
那我現在再重復一次,這個看看耳垂褶皺並不是我們中醫的診斷學,而是西醫的診斷方法。
1973年在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志》報道,由Sanders T. Frank醫生發現耳垂褶皺和冠心病有著一定的關系,這個現象最早因此也被稱為Frank征,也有些人稱它為“耳折征”。從此有人就認為耳垂褶皺是冠心病的預兆。 2014年, 2萬名人群隨訪長達35年的哥本哈根心臟研究發表的結果顯示,Frank征陽性的患者中有60%患有冠心病,可以說是一個很重要的預測因素瞭。
書上怎麼說?無論是教學課本,還是我們常用各種《實用內科學》,《心臟病學》,很少有書本記載耳垂褶皺和冠心病有關系,有一個版本的《心臟病學》記載是上世紀70年代的調查結論,也就是Sanders T. Frank醫生的調查結論。大部分心臟方面的書籍,都沒有這樣的記載,也就是對醫生的指導意義並不是很大。還有人說耳垂皺褶癥狀發生的可能機制主要與特殊睡覺姿勢、遺傳學背景、提早衰老、氧化應激、膠原降解等有關。但都不能明確,換句話說機制不明確,隻是可能,另外這種調查僅限於小范圍,其真實性有待進一步考證。
說句抬杠的話,我說有白頭發的人冠心病發病率就高,這肯定是對的,因為隨著年齡增加,白頭發人越來越多,且冠心病發病率不斷升高。那我能不能說白頭發就是冠心病的預兆呢?顯然不對!
我們發現一些規律或現象,尤其醫學診斷學,一定是對臨床診斷疾病有意義有價值的,準確率越高,才越有意義,而不是很少使用的,更不是幾十年前的一個發現,就用來反復說,說耳垂診斷冠心病的人,你不覺得無趣嗎?
二、心血管醫生如何判斷冠心病
首先我們先弄清楚什麼是冠心病,簡單說當心臟動脈血管狹窄超過50%的時候就叫冠心病。
我們心血管醫生判斷一個人有沒有冠心病,需要結合癥狀、高危因素、心電圖、運動試驗、冠脈CT或冠脈造影等綜合判斷。
1、最準確的辦法就是冠脈CT或冠脈造影,這兩種檢查,能很直觀的看到心臟血管有沒有狹窄,狹窄多少,如果狹窄超過50%,那麼就可以確診冠心病。
但我們不可能讓每一個懷疑冠心病的人都去做一個CT或造影,一方面費用高,一方面有副作用,一方面沒必要。
2、高危因素越多的人,越容易發生冠心病,比如傢族史、抽煙酗酒、肥胖、久坐不運動、不健康飲食、熬夜、壓力的、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高同型半胱氨酸等這些危險因素越多,越容易發生冠心病。
3、癥狀典型者,對於心血管狹窄超過70%的人,可能發生心絞痛,能確診心絞痛就確診瞭冠心病。心絞痛有很多表現,比如胸痛、心前區疼痛、胸悶憋氣、頭疼、牙疼、後背疼痛、肩膀疼痛、上腹疼痛、大汗等等都可能是心絞痛,多於活動後出現,每次持續2015分鐘,休息後可緩解。
4、如果有心絞痛的癥狀,我們可以根據典型心絞痛癥狀,再結合心電圖的變化,或性運動心電圖試驗,如果是陽性,那麼也可以診斷冠心病。當然如果高度懷疑最後也得做冠脈CT或造影進一步確診。
總之,我們會根據癥狀、高危因素、心電圖、運動試驗,甚至冠脈CT或冠脈造影等綜合判斷有沒有冠心病。這種綜合方法非常準確,很少誤診。
三、耳垂褶皺有沒有價值
有人說如果有耳垂折痕同時有冠心病的高危因素或心絞痛的癥狀,應該去好好查查;如果有耳垂褶皺,但沒有冠心病高危因素,也沒有典型心絞痛癥狀,就無需擔心。
但我問您,這耳垂褶皺,有半毛錢價值嗎?
上面的話,把耳垂褶皺,換成狗,也能講得通。
如果傢裡養狗同時有冠心病的高危因素或心絞痛的癥狀,應該去好好查查;如果傢裡養狗瞭,但沒有冠心病高危因素,也沒有典型心絞痛癥狀,就無需擔心。
那些說耳垂褶皺有價值有意義的人,請您回答這耳垂褶皺對於我們判斷冠心病到底有什麼價值和意義?
總之,我們判斷有沒有冠心病,還是靠高危因素、癥狀、心電圖、動態心電圖、運動實驗,或心肌核素、冠脈CT、冠脈造影等其中的幾點綜合起來判斷有沒有冠心病,不但有價值有意義,且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