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癌癥患者問過我:“醫生,我平時“容易上火”,是不是“上火”跟癌癥有關系啊?”作為平時經常“上火”的醫生,我覺得有這個疑問的朋友不在少數,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上火”與癌癥到底有沒有關系。
什麼是“上火”?“上火”這個詞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記得在我小的時候,不管哪裡不舒服,傢人都告訴我“上火”瞭。因為小時候身體較弱,經常不舒服,於是幹脆被扣瞭一個“火大”的帽子。
後來學瞭醫,才發現臨床上並沒有“上火”一詞,換句話說,“上火”並沒有明確的定義,但是我們總結一下長輩口中的“上火”,似乎還都能找到跟臨床上對應的關系。
長輩們口中的“容易上火”無非就是以下幾種表現:
1.口角起泡,爛嘴角
2.消化系統紊亂,便秘
3.流鼻血
4.口腔潰瘍
下面我們分別看一下以上幾種表現對應的臨床意義
●嘴角起泡、爛嘴角
爛嘴角其實是免疫力下降的表現,有一種病毒叫做HSVI型皰疹病毒,它的復制會引起口周的皰疹。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攜帶這種皰疹病毒,當長時間熬夜、飲食作息不規律免疫力下降時病毒會迅速復制,從而引起口周皰疹,進而出現爛嘴角的表現,這時候長輩會說:“不按時吃飯睡覺上火瞭”,其實就是免疫力下降所致。
●消化系統紊亂導致便秘
當飲食習慣不好,整日進食油膩食物,蔬菜進食較少,或者長期久坐不運動時,往往會出現便秘,這時長輩們會:“挑食不吃蔬菜上火瞭”,其實就是因為飲食結構不合理導致的便秘而已。
●流鼻血
小時候不愛喝水,經常會流鼻血,這時長輩會說:“不喝水上火瞭”,而在臨床上我們稱之為鼻腔黏膜幹燥導致的破裂出血。
●口腔潰瘍
很多人在吃一些海鮮、肉類、較咸的食物後容易引起口腔潰瘍,這時候長輩會說:“吃瞭容易上火的東西”,其實這是因為較硬、較咸的食物容易對我們的口腔黏膜造成損傷,進而導致的口腔潰瘍。
通過以上四點你會發現,長輩們所謂的“上火”其實就是因為飲食、作息生活不規律導致的免疫力下降等原因所致。
“上火”與癌癥有關嗎?既然臨床上沒有“上火”這個名詞,所以我們無從得知“上火”與癌癥的確切關系,但是我們仍然可以通過“上火”的那些表現來分析與癌癥的關系。
“上火”會不會更容易癌患?首先上面提到瞭很多“上火”的表現是日常生活中飲食、作息不規律,其中免疫力下降會導致免疫系統發現不瞭身體內的癌細胞,從而導致患癌概率增加。
其次很多不良的飲食習慣比如長期以肉食攝入為主,疏於蔬菜的攝入會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增加消化道腫瘤的發病率。
患癌後會不會經常“上火”?
很多人患癌後感覺“容易上火”,我們上面提到的表現比如:便秘、口周皰疹、流鼻血、口腔潰瘍等。很多癌癥患者都會經歷手術、化療、放療的過程,本身手術對身體就是一個創傷,術後免疫力短暫的下降是很正常的現象,所以這時出現口周皰疹的現象也很常見,其次手術後因為需要暫時臥床,會加重部分人便秘的癥狀。
其次如果進行全身化療,那麼化療帶來的消化道反應往往不可避免,患者可能出現惡心、嘔吐、便秘等等癥狀,如果出現骨髓抑制時白細胞及血小板下降,那麼出現口腔潰瘍、流鼻血的概率也會大大提高,而這些都是長輩們所認為的“上火”的表現。
為瞭防止這些“上火”的癥狀的發生,我們平時一定養成良好的飲食及生活習慣,適當的運動,提高自己的免疫力,這樣可以降低癌癥的發生,對於腫瘤患者,加強飲食營養,多喝水加速體內化療藥物的代謝,盡早地恢復規律的進食及生活習慣,從而遠離“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