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入佛門深似海,從此紅塵無故人。”
在如今時代多重壓力下,房貸、車貸以及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亦或情感生活不順,常常會壓的人喘不過氣,以至於很多人會有遁入空門的念頭,希望通過這種方式遠離塵囂紛擾。
就比如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歌手李娜。
說到李娜可能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網球選手,而對於歌手李娜的瞭解就少之又少瞭。
但是隻要一提到《青藏高原》,相信你一定不會感到陌生,這首歌也是李娜的代表作。
曾幾何時,李娜憑借一曲《青藏高原》紅遍大江南北,可以說成瞭很多人的偶像,然而之後沒幾年,李娜卻又在事業最巔峰時候一下子淡出瞭公眾視線,選擇和青燈古佛為伴。
關於李娜的選擇,當時很多人都不理解,一時間輿論沸騰,有人說李娜出傢是為瞭炒作,也有人說她是情感不順,又或者是遭遇瞭什麼困難。
那麼,到底李娜出傢的真相是什麼,如今25年後的今天,李娜的生活又過得好嗎?
出身貧寒卻很努力
李娜,原名牛志紅,1963年7月生於河南省鄭州市一個普通傢庭,除瞭她之外,傢裡還有一個妹妹。
盡管傢境並不好,不過,全傢4口人住在一起倒是很開心的。
可是,李娜5歲那年,父親病逝,對於原本並不富裕的她們而言,無疑更是雪上加霜。
為瞭拉扯李娜和妹妹,母親沒有再婚,因為她擔心給孩子們找個後爸對她們不好,於是便一個人承擔起養傢的重任。
一個單身女人需要帶著兩個幼小的孩子,還得工作掙錢養傢糊口,可想而知有多麼不容易。
幸運的是,窮人傢的孩子早當傢,李娜從小便非常懂事,不僅經常幫著母親照顧妹妹,還盡自己的能力做些力所能及的傢務。
不過,因為從小沒有父親,所以李娜姐妹倆經常遭受身邊人無情地歧視、冷眼。
有的時候,媽媽也會無緣無故地受到別人的欺負,每到這個時候,一傢人總是抱在一起哭,這也讓李娜變的敏感和自卑起來。
後來,隨著李娜慢慢長大,她逐漸愛上瞭戲曲,並於1976年考入瞭河南戲曲學院表演班學習豫劇。
放棄戲曲投身音樂
來到學校之後,李娜很珍惜這次學習機會,平日裡總是學校訓練最勤奮的那個人,也因此,學習成績一直非常優異,還在畢業之前,獲得瞭河南省豫劇團的肯定,被破格招收為豫劇團的一員、
此後,李娜更刻苦,由於她在團裡的表現良好,她的薪水也水漲船高,領瞭工資後,李娜也不亂花,而是在第一時間送到傢,為媽媽、妹妹改善生活。
就這樣過瞭幾年,流行音樂開始風靡,許多年輕人都被深深吸引,當然,也包括李娜。
在那個流行音樂剛開始普及的時代,李娜也開始經常跟著磁帶演唱她喜愛的歌曲,不僅如此,在聽歌唱歌的過程中,李娜還萌生出瞭做歌手的念頭。
為瞭這個夢想,李娜便辭去瞭豫劇團的工作,獨自一人來到瞭北京學習流行音樂。
這期間,李娜學習非常刻苦,還經常參加各種音樂比賽,摘得許多大獎,但是,真正使她在歌壇上嶄露頭角的,還是“如意杯”歌手大賽。
在那次比賽中,李娜本來隻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參加,畢竟這次比賽的參賽選手是來自全國各地的許多優秀青年歌手,想要得獎非常不容易,然而,出乎所有人預料,李娜卻最終一路過關斬將奪得瞭比賽的冠軍。
獲得冠軍後,李娜開始小有名氣,先後演唱瞭電視劇《籬笆·女人·狗》的主題曲《苦籬笆》和電視劇《渴望》的主題曲《好人一生平安》,之後,又發行瞭一系列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如《女人是老虎》、《嫂子頌》、《青藏高原》、《走進西藏》等等,一下子火遍瞭大江南北,成瞭和毛阿敏、韋唯等齊名的一線歌手。
屢次感情受挫
事業紅火的同時,李娜的收入也有瞭明顯的提高,並且她沒有忘記自己的傢人,不僅把媽媽在鄭州的舊房進行改造,增添新的傢具和傢電,還資助妹妹上完大學。後來妹妹到加拿大學習的全部花費,同樣是李娜負責。
然而,在外人眼中星途燦爛的李娜,其實過得並不快樂。
一方面李娜送妹妹去加拿大留學之後,為瞭幼小不懂事的妹妹能夠在異國他鄉過得好一點,李娜便讓母親也跟著妹妹去瞭加拿大。
這使本與傢人難得相見的李娜更加遠離親人。
另一方面,李娜的感情之路也一直不順。
在李娜獨自生活在國內的時候,一個男人闖入瞭她的生活。當時,那個男人已經離過婚,還有個孩子,但是,李娜卻沒有在意。
因為在李娜的心裡,他就是喜歡上瞭這個男人,而他的過去對於李娜來說,不過就是過去。
後來,兩個人到瞭談婚論嫁的時候,這個男人卻突然離開瞭。
面對男人的突然離開,李娜十分崩潰,最後好不容易在男人的傢鄉找到男人,並問男人為何要走。
男人表示:“我們不合適。我需要的是一個能照顧傢庭的妻子,而不是一個拋頭露面幾天都見不到人的明星。”
聽到這句話的李娜默不作聲,自己確實做不瞭傢庭主婦,一心想的是工作。
所以,她選擇瞭離開,但後來,她知道瞭,那個人的話都是借口,他走瞭,沒有任何跡象,是因為他本就有傢室。
想想自己無意中竟成瞭毀滅他人傢的“第三者”,李娜內心十分難受,於是便把所有精力投入到自己的事業上。
然而,生活卻沒有放過她,她遇到的第二個男人張千一,也沒有給李娜一個傢。
那個時候,李娜是張千一心目中的“女神”,她的聲音深深地吸引著張千一。他們在一個酒吧裡相識,並且很快就熟絡起來,並互稱朋友,彼此都喜歡對方。兩人還迅速捅破隔間窗戶紙相處。
李娜原以為這一次她真找到瞭命中情人,卻不料,這人同樣有歸宿。
如此打擊使李娜在愛情上大失所望,也慢慢看破紅塵,有瞭出傢的念頭。
毅然出傢為尼
1997年,李娜拋開瞭俗世的所有喧鬧,毅然選擇瞭去往天門山出傢為尼,法號為“昌聖”。
不但如此,李娜的戶口也遷此,又於天門山建一屋,算完全落戶天門山,就連房前屋後的菜地也被挖光,自己種點蔬菜吧,偶有跟隨看護人外出采摘野菜的。
在這種情況下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寧。
不過,這樣平淡的日子沒有持續太久,隨後,李娜出傢為尼的消息就在媒體上曝光,一時震撼樂壇,很多人無法理解,李娜正風華正茂,何必出傢為尼呢?
隨後,大批遊客、記者也趕到天門山采訪,在天門山上,瞬間亂作一團!
李娜平靜的生活也隨之遭到瞭破壞,萬般無奈下李娜不得不離開祖國前往美國。
同年底李娜來到美國洛杉磯某寺廟修行。
到瞭美國,李娜這才將她出傢的消息告訴媽媽和妹妹。
那時,妹妹已在加拿大成瞭傢,母親正在那兒幫忙帶小孩。
噩耗傳來,媽媽和妹妹馬上趕到洛杉磯去看李娜。
親人們見面瞭,母親哭著勸說李娜要還俗。
李娜則淡定的對傢人說:“這就是我要的人生!”
沒辦法,為瞭勸說女兒回心轉意,母親還親自住到李娜出傢的寺廟,一直努力勸說李娜歸俗。
然而,李娜非常果斷,並且以自己漸漸改善的身體狀況和漸漸紅潤的臉色讓媽媽目睹瞭這一切,她真的過上好日子瞭。
見女兒日漸健健康康、精神煥發、臉上不時露出祥和的笑容,李母終於接受瞭她出傢為僧這一現實。
後來李母就長期在廟裡陪女兒住。
寫在最後
在外人看來,李娜出傢為尼是一種痛苦,不過李娜對此卻不認同,她喜歡這種生活。
當年,薑昆無意中在美國碰到瞭李娜,一向不愛多管閑事的薑昆也不禁問李娜出傢的原因,
面對他提出的問題,李娜答道:“我這不是出傢,而是回傢。”
看得出來,李娜是非常享受現在的這種狀態的,並且選擇出傢後,李娜天天都是紅光滿面、恣意歡暢,那份奔放自在的精神令她身心輕松。
這就是回傢的感覺。
出傢是她自視的最佳選擇和歸宿。
現在的李娜仍然和洛杉磯的青燈長相伴,偶有出現,亦有共享佛教音樂之處,比如,前幾年有一張音樂專輯叫《唱經給你聽》,還算是換個形式陪伴粉絲。
關於李娜媽媽,看完李娜因念經的快活,也逐漸釋然妥協,近日,被李娜和妹妹說服,還遷出瞭廟,住進瞭旁邊的療養院,說不定,對李娜以及她的媽媽來說,都可以說是解脫瞭。
所以呀,人生在世,人人有權自行決定,關於這些世俗目光,實在是太重要瞭,隻要你能尋找到你合適的生活方式,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歧途”的。
對別人選擇的尊重和作為觀眾的我們該做的一切也都祝李娜能一直這麼幸福。#娛評大賞##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