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對電腦主機進行瞭一些升級,主要是升級的內存條與固態硬盤,尤其是在視頻編輯場景下,原來的16GB內存空間十分吃緊,假如導入多個素材或者增加多個畫面特效時,內存占用經常是在80%以上,所以覺得是時候升級硬件配置瞭。由於主板支持DDR4規格的內存條,所以隻能選擇相應規格的內存條,同時需支持RGB燈效且能搭配純白色主機風格,容量32GB起步,在同時多開軟件也更輕松,幾經查找與考慮後,選擇瞭大華存儲C600系列內存條,支持XMP2.0,運行頻率為3600MHz延遲為CL18,接下來對這款內存條進行性能展示。
大華存儲C600系列內存條采用純白色的外觀設計,PCB板則為黑色,其散熱馬甲為鋁合金材質,散熱馬甲表面印有不同的粗細長短的線條作裝飾,表面還有凹槽設計也能讓其看起來更具層次感,大華的徽標放置在右下角,左上方的標簽紙註明瞭內存條容量和運行頻率,規格為DDR4-3600MHz,單條容量為16GB。
金屬材質的散熱馬甲挺有分量的,邊緣位置均有倒角不刮手,這不僅提升瞭外觀顏值也提高瞭內存條的散熱性能,尤其適合追求白色風格的主機搭配,這款大華存儲C600系列內存條搭載優選內存顆粒,支持XMP2.0超頻技術,對產品提供瞭終生質保服務,讓用戶免去後顧之憂。
內存條頂部為白色半透明的導光帶,表面並沒LOGO等設計元素讓燈光效果更純凈,支持ARGB燈效,可實現AURA SYNC神光同步,帶來個性光污染效果,由於內存條配備瞭金屬材質散熱馬甲與導光帶,使其高度相較於普通馬甲條要高一些,假如是采用雙塔式風冷散熱器要提前規劃。
假如僅安裝兩根內存條時,一般內存插槽側邊會有相應的標註,提示優先將內存條安裝那個插槽上,那麼盡可能按主板提示進行操作,比如這塊B660主板就提示優先安裝在第二、四個插槽,假如是擁有四根內存條或者ITX尺寸規格的主板那就隨意。
本次選擇瞭英特爾平臺進行進行詳細測試,硬件配置為英特爾的十二代酷睿i5-12600K處理器,B660芯片組主板,這塊主板采用MATX尺寸規格共配備瞭四個內存條插槽,操作系統為Windows11,系統盤為致態TiPro7000 1TB三體聯名版固態硬盤。
純白色的水冷散熱器與機箱是選擇這套硬件的主要原因,搭配純白精致外觀的內存條,整體效果就非常不錯,內存條自帶ARGB動態燈光效果,還是配合水冷散熱器才能完全展示出其燈效,本次使用的是鑫谷的冰霜360水冷散熱器,支持ARBG燈光效果。
配備ARGB燈效的內存條一般比普通馬甲條要更高些,而部分風冷散熱器會對內存條高度有所限制,由於水冷散熱器的水冷頭的體積尺寸較小,並不會與周邊的硬件有幹涉問題,在安裝時的兼容性更好,也不會遮擋內存條的動態燈效。
內存條能與散熱器主板等設備進行燈光聯動,內存條內部配備瞭很多LED燈珠,使得燈光色彩過渡自然且亮度足夠,色彩亮度均勻柔和不刺眼,這種色彩流轉燈光效果看起來就很舒服,具體的燈光模式可由主板的燈光軟件進行設置,按需改變成呼吸閃爍等燈效都是可以的。
由於內存條在默認狀態下運行頻率為2666MHz,因此需要主板BIOS中啟用XMP,由於各傢主板的BIOS界面與操作步驟都不一樣,就不去詳細展示瞭,啟用XMP後主板會自動設置內存條的運行頻率、電壓與時序等參數,能允許情況下就優先選擇Gear 1模式。
由於英特爾的十二代以上非K後綴的酷睿處理器鎖SA電壓,部分處理器上在Gear1模式下頻率可能無法達到3600MHz,那麼需要切換至Gear 2模式,Gear2模式的存在是讓內存條得到更高的運行頻率,不過在相同運行頻率下Gear 2模式的性能會有些許下降,具體在實際遊戲中的差異小於5%。
接下來是實際測試環節,由於並沒對內存條進行拆解,先利用Thaiphoon Burner臺風軟件查看顆粒型號,從軟件的識別信息來看,內存條搭載的是三星B-Die顆粒,默頻下工作電壓1.2V,頻率2666MHz,時序19-19-19-43,XMP參數僅有一組,運行頻率為3600MHz,時序是18-22-22-42,電壓1.35。
再查看一下在AIDA64軟件上所顯示的內存模塊信息,個人覺得內存條的這套XMP參數還是較為保守,因為三星B-Die顆粒的體質一般較好,有著很不錯的超頻性能,等下會進行超頻測試,看下可否沖擊更高的頻率與更低的時序。
在CPU-Z軟件中也可查看內存條的相關信息,內存條內置瞭十四套JEDEC標準設置與一套XMP設置,顯示內存條當前運行在Gear1模式下,在Mem Controller頻率為內存條運行頻率的1/2就是Gear1模式,假如是1/4則為Gear2模式。
利用AIDA64軟件中的內存與緩存測試項目對內存條測試,實測內存條在3600MHz運行頻率與Gear1模式下,讀取速度為53479MB/s,寫入速度為50144MB/s,復制速度為50077MB/s,延遲為65.8ns,從測試的結果來看屬於中規中矩。
為瞭進一步挖掘這款大華存儲C600系列內存條的性能潛力,在Gear1模式下,直接將運行頻率超頻到4000MHz,並把時序壓到18-21-21-41,將電壓提升至1.5V,能夠進入系統並通過壓力測試,時序應該還可再壓一下,而運行頻率再往上超就超不上去瞭。
在4000MHz運行頻率狀態下實測讀取速度為54014MB/s,寫入速度為57298MB/s,復制速度為53413MB/s,延遲為59.5ns,假如切換至Gear 2模式下運行頻率還可再提升一些,嘗試過在不修改時序參數直接超到4200MHz過壓力測試。
對比一下內存條在3600MHz與4000MHz兩種運行頻率下的性能區別,看下會獲得哪些加成,壓縮軟件7Zip的基準測試功能,文件壓縮類軟件內存性能十分敏感,經過實測當內存條頻率提升至4000MHz,讓測試成績提升瞭約8.6%,獲得較為顯著提升。
至於實際遊戲性能提升方面,這臺屬於工作輕遊戲用途的電腦,因此所搭載的顯卡是幾年前的GTX1060 3GB版,遊戲圖形性能十分一般,FPS遊戲《CS:GO》在2K分辨率最高畫質設置運行基準測試,遊戲幀數僅提高瞭7FPS。
《古墓麗影:崛起》遊戲中的基準測試項目,實測遊戲幀率僅提升不到2FPS,實測內存條超頻後對遊戲幀率提升不大,前後的幀數差距也就2~4%,幾乎是肉眼不可辨別效果,另外在3600MHz之後就出現明顯的邊界效應,當然,實際性能提升程度還得看遊戲。
內存條頻率能超上去固然很好,不過大部分玩傢手上並沒詳細的超頻時序參數可以參考,影響的客觀因素有很多,因此會花瞭很多的時間去不停調試,才讓系統正常啟動並能夠穩定的運行下去,卻沒享受到超頻後所帶來的遊戲性能提升,真就驗證瞭硬件玩傢圈中一句話,內存條超頻的終點是XMP。
大華存儲C600系列內存條采用鋁合金材質散熱馬甲,純白色的外觀設計給人一種低調樸素的觀感,可以輕松搭配淺色系的主題風格,配備酷炫的ARGB導光柱設計,兼容多個品牌主板的燈效同步系統,可與散熱風扇水冷散熱器等設備等聯動,實現流光溢彩般的RGB燈效。
內存條搭載瞭優選內存顆粒,在性能、兼容性與穩定性方面都十分不俗,啟用XMP後運行頻率可達3600MHz延遲為CL18,其本身的運行頻率已不算低瞭,同時還擁有一定的超頻空間,在加電壓Gear 1模式下能夠穩定的超頻至4000MHz,追求穩定不喜歡折騰直接選擇開啟XMP即可,其性能完全能夠滿足玩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