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騎白馬走三關,改換素衣回中原。”這是戲文《王寶釧與薛平貴》當中的情節。
王寶釧苦守寒窯18年,終於等來衣錦還鄉的薛平貴,此時的薛平貴再也不是那個任人欺辱的佈衣少年,而是威震西域的西涼大王。
眼看曾經的結發妻子落魄至此,薛平貴百感交集,在登基皇位後順理成章的將其封為瞭皇後。
然而過瞭18年苦日子的王寶釧,僅僅在皇後之位上坐瞭18天便撒手人寰。
薛平貴在萬分痛苦與自責的同時,也不禁暗暗松瞭一口氣,這究竟是為何?
丞相女下嫁窮小子
薛平貴與王寶釧的故事,還要從二人的一次郊外邂逅說起。
彼時,長安城南一帶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宰相之女王寶釧攜丫鬟來此處踏春遊玩,不料途中遇上幾位有眼無珠的風流公子哥,見王寶釧生的嬌美便上前調戲。
王寶釧幾番嘗試脫身均未成功,這時旁邊一位路過的佈衣男子走瞭過來,上前攔住瞭公子哥的無禮行為,此人正是薛平貴。
雙方之間隨即爆發爭鬥,面對一群人的圍毆,這位看起來彬彬有禮的年輕人卻三兩招將一群人放倒在地。
流氓被趕跑,王寶釧趕忙上前道謝,薛平貴略有靦腆的表示:“理當如此,不必多禮。”
本就對這位頗有膽識和正氣青年另眼相看的王寶釧,更加被對方的謙遜所折服,兩人就此結識,並相伴在城南遊山玩水整整一下午。
通過交談,王寶釧得知瞭薛平貴傢境貧寒的背景,但並未表現出任何的輕視和傲慢,而是始終保持著對恩人的尊敬。
看著眼前這位穿著寒酸,但卻文武雙全、志向遠大的男子,王寶釧不由自主的動瞭心。
而王寶釧的優雅的言談舉止、端莊大方的姿態同樣讓薛平貴心曠神怡,不過他也清楚自己與對方的巨大差距,內心並未生出不切實際的想法。
隻是令他沒想到的是,王寶釧卻率先向他表露瞭心意。
原來,王寶釧已經到瞭待嫁的年紀,每日上王傢說媒的人絡繹不絕,但王寶釧根本看不上那些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反倒是薛平貴讓其心動不已。
為瞭讓父親同意自己的婚事,王寶釧提出瞭拋繡球招親的想法。
招親當天,王寶釧的繡球果不其然砸到瞭薛平貴手中,然而當宰相王允見到未來女婿的那一刻,頓時起瞭反悔的心思。
王允本想招一位傢大業大的乘龍快婿,一方面不失體面,另一方面也能為自己的仕途助力。
可萬萬沒想到,此次招婿卻招瞭這麼一位籍籍無名之輩,王允當即就要悔婚,結果遭到瞭女兒的極力反對。
王允與王寶釧誰也不肯相讓,王允甚至放出話來,隻要王寶釧敢嫁給薛平貴,就與她斷絕父女關系。
不甘成為政治工具的王寶釧,毅然放棄瞭所有的榮華富貴,在與父親擊掌斷絕關系後,如願以償的嫁給瞭薛平貴。
抱得美人歸的薛平貴自然欣喜萬分,不過此時的他身無長物、傢徒四壁,隻能委屈王寶釧與他一起住在武傢坡一處寒酸窯洞內。
好在薛平貴十分上進,很快憑借一身武藝降服瞭紅鬃烈馬,被朝廷封為後軍都護。
此時恰逢西涼大軍來犯,一心想要建功立業的薛平貴跟隨大軍遠赴前線作戰,王寶釧本以為能等到丈夫衣錦還鄉,可沒想到等來的卻是薛平貴身死的消息。
西涼王薛平貴
原來,薛平貴在軍中正好歸屬連襟魏虎麾下。
魏虎是王允二女兒王銀釧的丈夫,其弟弟魏豹對王寶釧有意已久,本是最有可能娶到王寶釧的人,沒想到半路殺出個薛平貴,魏傢人就此與薛平貴結怨。
好在大軍統帥蘇龍也是薛平貴的連襟——王允長女王金釧之夫。
蘇龍十分欣賞薛平貴的武藝和才學,在軍中對其照顧有加,有瞭蘇龍這層關系,魏虎也不敢明目張膽的對付薛平貴。
最後,魏虎想出一條陰險計謀。
在薛平貴力挫西涼大軍後,魏虎假意為薛平貴慶功,暗中將其灌醉,等到夜深人靜、四下無人之時,魏虎將已經不省人事的薛平貴綁上戰馬,在馬尾處系上一掛鞭炮,鞭炮被點燃的一瞬間,戰馬瘋狂的飛奔起來,轉瞬間沖出大營、消失在瞭夜色中。
魏虎本以為癲狂的戰馬會將薛平貴顛下來,屆時薛平貴就算不被摔死也會被馬蹄踩死,但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戰馬徑直沖向瞭西涼大軍駐地,西涼公主代戰將其救下。
在戰場上見識過薛平貴高強武藝和瀟灑英姿的代戰,不由得對薛平貴芳心暗許,當即便把他帶回瞭西涼。
而另一邊的魏虎,偽造出瞭薛平貴醉酒後獨自騎馬沖出大營的假象,蘇龍得知消息後順著方向一路追至西涼大營,結果卻被告知薛平貴已被當做探子亂刀砍死。
消息傳回中原,王寶釧哭的昏天暗地,一度想要追隨丈夫而去。
從悲痛中緩過神來後,王寶釧為薛平貴立瞭一座衣冠塚,並放出自己已經改嫁的消息,為的是擺脫魏豹的糾纏。
但誤打誤撞之下,這條消息傳到瞭薛平貴的耳中。
薛平貴醒來後,堅持要求回歸中原,不過當他回到武傢坡寒窯時,傢門口隻剩下一座自己的衣冠塚,此時又恰巧打聽到王寶釧再嫁的消息,心灰意冷的他隻能跟隨代戰回到西涼。
十八年後夫妻短暫重聚
代戰作為西涼王的掌上明珠,不僅長相貌美、性格開朗,對薛平貴更是一副死心塌地的模樣。
本就內心困頓、鬱悶的薛平貴,根本架不住代戰一顆火熱的心,很快便淪陷在瞭與佳人的甜蜜愛情中。
由於西涼無膝下無子,所以薛平貴順理成章的坐上瞭西涼大王的位置。
轉眼間,薛平貴在西涼生活瞭18年時間。
期間,薛平貴與代戰的感情愈發深厚,夫妻倆生下瞭一男一女兩個子嗣。
薛平貴本以為自己往後餘生就會在這樣的平靜和幸福中度過,可他萬萬沒想到的是,有一天還會收到來自王寶釧的消息。
苦守寒窯18年的王寶釧,意外得知薛平貴並沒有死,並且在西涼做瞭大王,於是托人將一封血書送往西涼。
薛平貴得知王寶釧根本沒有改嫁,而是在寒窯中苦苦守候十八年時間,又心痛又自責,急火攻心一口鮮血吐瞭出來。
薛平貴一路疾馳至長安郊外武傢坡,當年的寒窯仍然佇立在原處,可窯洞前的佳人卻換瞭模樣。
十八年雨雪風霜的打磨,王寶釧早已不是那個長安城外明媚動人、優雅大方的王傢大小姐,而是活脫脫一個饑寒交迫的中年婦女。
薛平貴“死”後,魏虎暗中截留瞭他的軍餉,導致王寶釧一直生活在困苦中,甚至一度淪落到挖野菜充饑、沿街乞討的境地。
得知真相的薛平貴,將王寶釧僅僅摟緊瞭懷裡,內心無比心痛自責。
這是《薛平貴與王寶釧》戲文中最令人感動和心酸的一幕,緊隨其後便迎來瞭全劇最令人拍手稱快的情節。
薛平貴先是來到王府逼要自己十八年軍餉,雙方一度鬧到朝堂之上,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薛平貴皇室血脈的身份終於被揭開。
原來,薛平貴是老皇帝當年遺落在外的皇長子,此時恰逢老皇帝命不久矣,王允、魏虎見情況不妙,於是鋌而走險發動兵變,結果被代戰率領大軍殺瞭個措手不及。
老皇帝駕崩後,薛平貴順理成章登上皇位,結發妻子王寶釧被封為東宮皇後,代戰隻得瞭西宮的位子。
然而令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是,王寶釧在皇後之位上僅僅坐瞭18天時間便撒手人寰,死因是心力交瘁、體衰力竭。
18年的身心上的煎熬,早已讓王寶釧油盡燈枯,本來就隻剩下最後一口氣吊著。
現在如願以償的見到瞭薛平貴,沒瞭念想的王寶釧也就失去瞭最後一點活著的期盼。
苦等18年,最後隻換來18天的好日子,王寶釧的命運確實令人惋惜。
王寶釧的離去讓薛平貴痛苦萬分,不過悲痛之餘也讓他送瞭一口氣,這並不是薛平貴忘恩負義,而是王寶釧的死對所有人都是一種解脫。
首先從王寶釧的皇後身份來說,按照前後順序她自然是當之無愧的皇後,可與薛平貴做瞭十八年夫妻的代戰會怎麼想?
作為西涼王後,她又會心甘情願屈居西宮之位嗎?二者日後是否會由此產生矛盾?甚至引發大唐與西涼的沖突?
這一切尚未可知。
從感情上來說,薛平貴與王寶釵畢竟隻有幾個月的夫妻感情,但他與代戰可是相守相伴18年時間,縱使薛平貴內心對王寶釵有愧,可感情的深厚無論如何也比不過代戰。
十八年不見,薛平貴與王寶釧再見時都未能在第一時間認出對方,從這點就可以看出些許端倪。
或許在王寶釧的心中,自己喜歡的仍然是那個長安城外為自己挺身而出的佈衣少年,而薛平貴深愛的也是那個為瞭自己甘願與父親斷絕關系的王寶釧。
十幾年的時光流轉、世事變遷,薛平貴和王寶釧早已不是當年的模樣和心態。
所以,王寶釧的離開對薛平貴、對代戰都是一件好事,對自己更是一種解脫。
或許,這就是薛平貴不禁松一口氣的原因吧。